2018年上高中歷史面試試講真題及參考答案:年輕的反叛者一一列寧
- 時間:
- 2019-04-16 14:11:42
- 作者:
- 劉老師
- 閱讀:
- 來源:
- 陜西教師資格網




2內容
1870年春,列寧出生于伏爾加河畔的辛比爾斯克市,孩提時代的列寧聰明活潑,遇事喜歡動腦筋。他沒有上過小學,但從5歲左右就跟著母親識字讀書,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這個習慣一直陪伴他—生。9歲半時,列寧開始進入當地的一所中學學習。他的學習成績優秀,課余愛好主要是讀書。這時期,他初步接觸了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的一些著作,受革命民主主義思想影響,中學時代的列寧就產生了相當強烈的革命熱情
中學畢業前一年,列寧的父親去世了。第二年,哥哥又因預謀刺殺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而被捕,后被處以絞刑。哥哥死后,列寧開始認真閱讀他留下的馬克思的《資本論等著作,經過認真思考,列寧認為,哥哥的行為雖然英勇可敬,但只要專制制度存在,即使暗殺了一個沙皇,還會冒出新沙皇,必須依靠人民群眾,從根本上推翻舊制度,建設一個沒有壓迫、仇恨和謊言的新社會
中學畢業后,列寧進入喀山大學法律系學習,但不久就因參加反對專制政府的學生動而遭到流放。流放地的生活寂寞清苦,可列寧沒有消沉,他閱讀了大里革命書刊還自學完大學法律系一、二年級的課程。流放結束,列寧以校外生的身份通過了圣彼得堡大學法律系的國家考試,獲得了優等畢業文憑。1893年秋,他移居俄國革命中心圣彼得堡,在那里參加了一個馬克思主義小組,還發動工人進行罷工斗爭1895年,列寧前往瑞士的日內瓦,會晤了俄國勞動解放社的領導人普列漢諾夫,他的智慧與口才給普列漢諾夫等人留下深刻印象
3基本要求:
(1)請在10分鐘內完成試講內容
(2)適時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
(3)注意聯系必修所學
(4)有必要的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視頻《列寧的葬禮》,提出問題:1924年1月21,數萬的工人、農民、士兵在最寒冷的冬季排著長隊來送別列寧,為列寧的去世感到無限悲哀。提問:列寧究竟是怎樣一個人?他為俄國社會的發展做出了怎樣的貢獻。引起學生思考,從而導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列寧民主革命思想的確立
教師引導學生復習十月革命相關知識點,學習列寧思想產生的主要社會背景:俄國沙皇統治腐敗,經濟發展緩慢,百姓生活困苦,國內矛盾異常尖銳突出,民主革命思想興起。
教師接著播放列寧紀錄片相關視頻,提出問題:列寧民主革命思想是怎么產生的?學生根據視頻及課本可知產生原因如下:
(1)中學時代列寧閱讀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的著作,受民主革命思想影響。
(2)哥哥革命悲劇的影響。
(3)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影響。
教師接著出示相關資料,提出問題:中學時代的列寧由于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產生了強烈的革命熱情,但這只是一種萌芽狀態,其思想是怎么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其理性主張又是什么呢?
學生根據課本及所給資料回答:列寧哥哥因刺殺沙皇未果被處死刑,對列寧產生巨大震動,他開始閱讀《資本論》等著作,使自己的革命思想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他主張必須依靠人民群眾,從根本上推翻舊制度,建設新社會。
(二)列寧早期革命活動
過渡:列寧哥哥革命的悲劇促進了列寧革命思想的發展,而這一思想又推動了列寧早期的革命活動。我們來看看,它又是如何推動的呢?
教師播放相關視頻,讓學生根據視頻及教材概括列寧的早期革命活動,之后教師總結歸納:
(1)參加反對沙皇專制政府的學生運動;
(2)1893年,參加馬克思主義小組,發動工人罷工;(3)1895年會晤勞動解放社領導人普列漢若夫。
教師接著講述:偉大的革命者源于偉大的信仰,偉大的信仰造就了偉人風范。列寧勇于探索的革命生涯都源于中學時代革命信念的確立,而這一信念又推動著列寧不斷對馬克思主義進行發展和創新。
教師提問:我們能從列寧身上學到什么精神?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樹立為國家、民族的發展振興而學習、工作的人生理想。
環節三:小結作業
1.小結:師生共同總結回顧本課所學知識。
2.作業:課下搜集列寧的相關故事,下節課分享。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