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下半年陜西幼兒園教師資格<保教知識與能力>考試真題及答案
- 時間:
- 2021-04-13 17:30:27
- 作者:
- 劉老師
- 閱讀:
- 來源:
- 陜西教師資格網




注意事項
1. 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滿分為150分。
2. 請按規定在答題卡上填涂、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不予評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下列哪一種不屬于《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倡導的幼兒學習方式?( )
A.強化學習 B.直接感知 C.實際操作 D.親身體驗
2.小班幼兒玩橡皮泥時,往往沒有計劃性。橡皮泥搓成團就說是包子,搓成條就說是油條,長條橡皮泥卷起來就說是麻花。這反應了小班幼兒( )。
A.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 B.直覺行動思維的特點C.象征性思維的特點 D.抽象邏輯思維的特點
3.教師根據幼兒的圖畫來評價幼兒發展的方法( )。
A.觀察法 B.作品分析法 C.檔案袋評價法 D.實驗法
4.一名從未見過飛機的幼兒,看到藍天上飛過的一架飛機說:“看,一只很大的鳥!”從語言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一艦反映的特點是( )。
A.過度規范化 B.擴展不足 C.過度泛化 D.電報句式
5.班杜拉的社會認知理論認為( )。
A.兒童通過觀察和模仿身邊人的行為學會分享B.操作性條件發射是兒童學會分享的重要學習形式C.兒童能夠學會分享是因為兒童天性本善D.兒童學會分享是因為成人采取了有效的懲罰措施
6.評價幼兒生長發育最重要的指標是( )。
A.體重和頭圍 B.頭圍和胸圍 C.身高和胸圍 D.身高和體重7.《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的教育目標較多使用“體驗”“感受”“喜歡”“樂意”等詞匯,這表明幼兒園教育強調( )。
A.知識取向 B.情感態度取向 C.能力取向 D.技能取向
8.幼兒在戶外活動中扭傷,出現充血、腫脹和疼痛,教師應對幼兒采取的措施是( )。
A.停止活動,冷敷扭傷處 B.停止活動,熱敷扭傷處C.按摩扭傷處,繼續活動 D.清潔扭傷處,繼續活動
9.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指向的是( )。
A.解放兒童的觀察力 B.解放兒童的體力C.解放兒童的智力 D.解放兒童的創造力
10. 幼兒以積木、沙、雪等材料為道具來模仿周圍現實生活的游戲是( )。
A.表演游戲 B.結構游戲 C.角色游戲 D.規則游戲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1. 為什么不能把《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作為一把“尺子”與衡量所有的幼兒?請說明理由。 (15 分)
12. 舉例說明如何為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實施“動靜交替”的原則。(15分)
三、論述題(本大題1小題,20分)
13. 論述積極師幼關系的意義,并聯系實際談談教師應如何建立積扱的師幼關系。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14.材料一:
為了解中班幼兒分類能力的發展,教師選擇了“狗、人、船、鳥”四張圖片,要求幼兒從中挑出一張不同的。很多幼兒拿出來“船”,他們的理由分別是:狗、人和鳥常常是在一起出現的,船不是;狗、人、鳥都有頭、腳和身體,而船沒有;狗、人、鳥是會長大的,而船是不會長大的。
問題:
(1)請結合上述材料分析中班幼兒分類能力的發展特點。(10分)
(2)基于上述材料中幼兒的發展特點,教師如何實施教育。(10分)
15.材料二:
小班入園第二周,王老師發現小雅在餐點與運動后,仍會哭著要媽媽。老師抱她,感覺她身體繃得緊,問她要不要去小便,她搖頭。老師又問:“要不要去大便”她點頭。老師牽她到衛生間,她只拉了一點就離開了。過一會兒,她又哭了。老師給她新玩具和她一起玩游戲,但她的情緒還是不好。離園時,老師與她媽媽約談,了解到小雅在幼兒園拉不出大便。
第二天早操后,小雅又哭了,老師蹲下輕聲問:“小雅是想上廁所了嗎?”她點頭。老師帶她去上廁所,她又只拉一點就站起。“老師陪你多蹲一會兒,把大便都拉出來,好嗎?”小雅又蹲下,但頻頻回頭。這時,自動沖廁水箱的水“曄”的一聲沖水,小雅“哇哇”大哭,撲到老師身上。老師緊緊地抱住她,輕柔地說:“老師抱著你,好嗎?”老師將水箱龍頭關小,把小雅報到離沖水遠一點的位置蹲下,小雅順利拉完大便。連續一段時間,老師們輪流陪小雅上廁所,并知道她觀察、了解水箱裝滿水會自動沖水情節廁所。小雅漸漸適應了幼兒園的廁所,笑容回到了臉上。
問題:請分析上述材料中教師的適宜行為。(20分)
五、活動設計題(本大題1小題,30分)
16.大一班自由活動時間,個別幼兒用泡沬板(30CMx30CM )當滑板玩(如下圖),許多孩子也想玩,但有的幼兒滑不起來,有的只能滑一點點。請根據幼兒利用泡沫拼板滑行的興趣,為大班幼兒設計一個體育活動。要求寫出活動名稱、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和活動延伸。
注意事項
1. 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滿分為150分。
2. 請按規定在答題卡上填涂、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不予評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下列哪一種不屬于《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倡導的幼兒學習方式?( )
A.強化學習 B.直接感知 C.實際操作 D.親身體驗
2.小班幼兒玩橡皮泥時,往往沒有計劃性。橡皮泥搓成團就說是包子,搓成條就說是油條,長條橡皮泥卷起來就說是麻花。這反應了小班幼兒( )。
A.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 B.直覺行動思維的特點C.象征性思維的特點 D.抽象邏輯思維的特點
3.教師根據幼兒的圖畫來評價幼兒發展的方法( )。
A.觀察法 B.作品分析法 C.檔案袋評價法 D.實驗法
4.一名從未見過飛機的幼兒,看到藍天上飛過的一架飛機說:“看,一只很大的鳥!”從語言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一艦反映的特點是( )。
A.過度規范化 B.擴展不足 C.過度泛化 D.電報句式
5.班杜拉的社會認知理論認為( )。
A.兒童通過觀察和模仿身邊人的行為學會分享B.操作性條件發射是兒童學會分享的重要學習形式C.兒童能夠學會分享是因為兒童天性本善D.兒童學會分享是因為成人采取了有效的懲罰措施
6.評價幼兒生長發育最重要的指標是( )。
A.體重和頭圍 B.頭圍和胸圍 C.身高和胸圍 D.身高和體重7.《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的教育目標較多使用“體驗”“感受”“喜歡”“樂意”等詞匯,這表明幼兒園教育強調( )。
A.知識取向 B.情感態度取向 C.能力取向 D.技能取向
8.幼兒在戶外活動中扭傷,出現充血、腫脹和疼痛,教師應對幼兒采取的措施是( )。
A.停止活動,冷敷扭傷處 B.停止活動,熱敷扭傷處C.按摩扭傷處,繼續活動 D.清潔扭傷處,繼續活動
9.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指向的是( )。
A.解放兒童的觀察力 B.解放兒童的體力C.解放兒童的智力 D.解放兒童的創造力
10. 幼兒以積木、沙、雪等材料為道具來模仿周圍現實生活的游戲是( )。
A.表演游戲 B.結構游戲 C.角色游戲 D.規則游戲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1. 為什么不能把《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作為一把“尺子”與衡量所有的幼兒?請說明理由。 (15 分)
12. 舉例說明如何為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實施“動靜交替”的原則。(15分)
三、論述題(本大題1小題,20分)
13. 論述積極師幼關系的意義,并聯系實際談談教師應如何建立積扱的師幼關系。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14.材料一:
為了解中班幼兒分類能力的發展,教師選擇了“狗、人、船、鳥”四張圖片,要求幼兒從中挑出一張不同的。很多幼兒拿出來“船”,他們的理由分別是:狗、人和鳥常常是在一起出現的,船不是;狗、人、鳥都有頭、腳和身體,而船沒有;狗、人、鳥是會長大的,而船是不會長大的。
問題:
(1)請結合上述材料分析中班幼兒分類能力的發展特點。(10分)
(2)基于上述材料中幼兒的發展特點,教師如何實施教育。(10分)
15.材料二:
小班入園第二周,王老師發現小雅在餐點與運動后,仍會哭著要媽媽。老師抱她,感覺她身體繃得緊,問她要不要去小便,她搖頭。老師又問:“要不要去大便”她點頭。老師牽她到衛生間,她只拉了一點就離開了。過一會兒,她又哭了。老師給她新玩具和她一起玩游戲,但她的情緒還是不好。離園時,老師與她媽媽約談,了解到小雅在幼兒園拉不出大便。
第二天早操后,小雅又哭了,老師蹲下輕聲問:“小雅是想上廁所了嗎?”她點頭。老師帶她去上廁所,她又只拉一點就站起。“老師陪你多蹲一會兒,把大便都拉出來,好嗎?”小雅又蹲下,但頻頻回頭。這時,自動沖廁水箱的水“曄”的一聲沖水,小雅“哇哇”大哭,撲到老師身上。老師緊緊地抱住她,輕柔地說:“老師抱著你,好嗎?”老師將水箱龍頭關小,把小雅報到離沖水遠一點的位置蹲下,小雅順利拉完大便。連續一段時間,老師們輪流陪小雅上廁所,并知道她觀察、了解水箱裝滿水會自動沖水情節廁所。小雅漸漸適應了幼兒園的廁所,笑容回到了臉上。
問題:請分析上述材料中教師的適宜行為。(20分)
五、活動設計題(本大題1小題,30分)
16.大一班自由活動時間,個別幼兒用泡沬板(30CMx30CM )當滑板玩(如下圖),許多孩子也想玩,但有的幼兒滑不起來,有的只能滑一點點。請根據幼兒利用泡沫拼板滑行的興趣,為大班幼兒設計一個體育活動。要求寫出活動名稱、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和活動延伸。

圖一:(兒童雙腳踩一塊拼板劃行)
圖二:(兒童坐在一塊拼板上劃行)
一、選擇題。(本答題共29小題,每題2分,共58分)
1.D。【解析】教學過程中,教師處理課堂突發事件時,應該以尊重幼兒為前提。本例中,老師在不影響課堂的情況下,微笑地提醒幼兒注意聽課,是最合適的行為。
2.D。【解析】游戲是幼兒教育的主要形式。幼兒園教育的工作原則之一是: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之中。另外,幼兒園和小學應密切聯系,相互配合,但絕不是要把小學的課程內容拿到幼兒園來學習。本題中“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屬于小學知識,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規律。
3.B。【解析】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幼兒有新的想法,并鼓勵實踐。本題中,教師可以通過耐心的溝通,來了解幼兒的真實想法。
4.A。【解析】考查考生對因材施教的認識,教師順應孩子天性,針對其氣質類型采取培養教育策略,讓其揚長避短,全面發展,健康快樂地生活成長。面對小虎喜歡回答,卻總是錯誤的情況,老師應該表揚其積極回答,但鼓勵其仔細思考。
5.B。【解析】《兒童權利公約》第十八條,父母、或視情況而定的法定監護人對兒童的洋芋和發展負有首要責任,兒童的最大利益將是他們主要關心的事。
6.C。【解析】《國家中長期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第二部分幼兒教育階段的發展任務--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努力提高農村學前教育普及程度。著力保證留守兒童入園。采取多種形式擴大農村學前教育資源,改擴建、新建幼兒園。發揮鄉鎮中心幼兒園對村幼兒園的師范指導作用。
7.D。【解析】《幼兒園工作規程》第四章幼兒園的教育地二十五條規定,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8.B。【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等法規關于保護教師合法權益的規定,申訴人一般指教師,被申訴人是指
9.A。【解析】受教育權是幼兒的一項基本權利。《教育法》第9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王老師讓班里的幼兒在活動室外罰站,侵犯了幼兒的受教育權。
10.A。【解析】《幼兒園工作規程》第十五條規定,幼兒園內嚴禁吸煙。
11.D。【解析】陽陽被撞事件,負主要責任的應該是電動車車主,由于陽陽是在幼兒園活動期間溜出去的,幼兒園也要承擔部分責任。
12.C。【解析】《教師法》第七條第六款規定,教師享有“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的權利。學校應該采取各種措施,保證教師進修培訓的權利,以提高教師的素質,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
13.C。【解析】幼兒教師應該有良好的心理素養。幼兒教師的工作性質使得其情緒波動會直接影響幼兒,因此,教師在任何時候都應以積極穩定的情緒狀態投入教育活動中。
14.C。王老師每年制定讀書計劃并嚴格執行,說明王老師有終身學習意識。
15.A。【解析】幼兒作為公民有人身自由權,任何人不能隨便搜查幼兒身體。另外,教師應該充分信任尊重幼兒。
16.B。【解析】教師公正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職業道德范疇。教師應該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不以幼兒的家庭、相貌及教師的個人喜歡為標準。
17.C。【解析】光源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只有激光是人類科技產物。
18.C。【解析】地球只有一顆自然衛星--月球;木星擁有67;水星沒有衛星;火星擁有兩顆自然衛星。
19.C。【解析】唐貞觀14年(640),唐太宗李世民封李氏為文成公主,唐貞觀15年(641)遠嫁吐蕃,成為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王后。
20.C。【解析】高爾基“自傳三部曲”包括《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21.B。【解析】《尋隱者不遇》是唐代詩僧賈島的作品。此詩首句寫尋者問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話,詩人采用了寓問于答的手法,把尋訪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繪得淋漓盡致。
22.A。【解析】三字經中“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此處融指孔融。
23.A。【解析】《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第一部華夏民族編年史兼歷史散文集。作為魯國的編年史,由孔子修訂而成。
24.B。【解析】風笛,流行于歐洲各國的一種民間樂器,風笛屬管樂器。
25.D。【解析】何占豪和陳鋼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是依據越劇創作的。
26.C。【解析】WORD中,頁眉中可以插入日期、剪貼畫、圖片,還可以設置奇偶頁頁眉內容不同,但是不能插入分頁符。
27.C。【解析】新建一個PowerPoint演示文檔時,第一張幻燈片的默認版式是標題幻燈片。
28.B。【解析】本題考查概念間的關系。概念間的關系包括相容關系和不相容關系,相容關系又包括全同關系、真包含(于)關系和交叉關系,不相容關系包括矛盾關系、對立關系和不相容并列關系。“書法家-畫家”之間的關系是交叉關系,選項中“黨員-教師”符合交叉關系。
29.B。【解析】略。
二、材料分析(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
30.【參考答案】
首先,劉老師的行為體現了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在教育活動中,要求教師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材料中劉老師為了讓幼兒養成飯后漱口的好習慣,安排幼兒實踐去觀察漱口水和干凈的水,増加幼兒自主學習、自主活動的機會,鼓勵幼兒參與活動,培養幼兒多思善問的良好品質,激發幼兒的主動性與積扱性。
其次,劉老師確立幼兒學習的主體地位,實施啟發教學。劉老師采用各種教育方法,變“注入”教育為“啟發”教育,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導幼兒動腦、動手、動口。材料中劉老師通過向幼兒不斷提問,讓幼兒親自動手實踐,使幼兒主動、活潑、愉快地學習和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再次,劉老師開展了多種活動和游戲,實施素質教育。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方法。材料中劉老師通過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引導幼兒觀察,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總之,劉老師的行為促進了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通過實踐活動瞞了學生的良好習慣,很好地貫徹了素質教育的教育觀。
31.【參考答案】
黃老師的教育行為符合教師職業道德的相關要求,值得肯定。
首先,黃老師的教育行為體現了關愛學生。關愛學生要求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做學生良師益友。黃老師面對馨馨不睡午覺的現象,并沒有不管不問,而是耐心告訴幼兒睡午覺的好處,體現了關愛學生的道德要求。
其次,黃老師的行為體現了教書育人。教書育人要求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黃老師在了解馨馨不愛活動的情況,從而加大運動量,從游戲和情緒等多方面入手,符合因因材施教的教育要求,也符合該幼兒的身心發展需要。
再次,黃老師的教育行為體現了為人師表。為人師表要求堅守高尚情操,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黃老師不僅僅自己想方設法對幼兒進行教育,還積扱聯系家長,了解幼兒情況,與家長交流教育經驗與方法,從而形成教育合力,最終促使馨馨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這種行為不僅為家長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也有助于班級其他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與發展。
總之,黃老師的行為體現了崇高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這種精神值得大力弘揚,需要每個老師學習。
32.(1)請簡要概括重復與變化的辯證統一關系。(4分)
【得分要點】
重復是重復運用各種構件或其他構成部分。1分
變化是不同的東西依次出現。1分
重復與變化相互統一。1分
兩者相互統一,千篇一律宮殿從不同的角度看去會有變化萬干的景象。1分
【參考答案】
重復是重復運用各種構件或其他構成部分,變化是不同的東西依次出現,只有重復而無變化,作品就必然單調枯燥;只變化而無重復,就容易陷于散漫凌亂。重復與變化是相互対立的。(2分)
但重復與變化也是相互統一的,在建筑中,千篇一律的殿堂、樓門、廊廡的制作方法和宮殿格局,從不同的角度看過去,一個接著一個新的畫面出現在周圍,景色也是千變萬化的。一個好的建筑作品是重復與變化的辯證統一。(2分)
(2)簡要分析北京故宮的建筑在“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結合中取得的藝術效果(10分)
【得分要點】
總結寫出故宮的建筑是不斷重復的。4分
總結寫出故宮的景色從不同的角度看過去也是不斷變化。4分
故宮融合重復與變化,使故宮成為建筑史上的典范。2分
【參考答案】
故宮從天安門到端門,武門是一間間重復的是朝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為一組的“前三殿”與乾清門和乾清宮、交太殿、坤寧宮成為一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異的重復,每一座的本身是許多構件和構成部分(成句、樂段)的重復,東西兩側的廊、廡、樓、門,又是比較低微的,以重復為主,故宮,它的每一個組群,每一個殿、閣、廊門卻全部都是按照明清兩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統一規格、統一形式建造的,連彩畫、雕飾也盡如此,都是無盡的重復。(4分,或總結寫出故宮的建筑之不斷重復的也給分)重復的宮殿格局使整個宮殿看上去如一首樂曲,整齊而宏達,但是從千篇一律的宮殿中走過,在時間和空間的重復中,人們以一定的審美心境去欣賞的時候,會發現故宮的整個景色,輪廊、光影,卻都在不斷地改變著。(4分,或總結寫出故宮的景色從不同的角度看過去也是不斷變化的也給分)
故宮融合和千篇一律和變化萬干,將兩者有機的統一起來,使故宮如藝術、如音樂一樣,造就了故宮宏達而細膩的統一整體,也使故宮成為建筑史上將變化與重復的關系融合在一起的優秀典范。(2分)
三、寫作(本大題共1小題,50分)
【評分標準】
(一)寫作分數等級劃分
一等(50-38)緊密圍繞教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為人師表寫作,中心切合教師“為人師表言傳身教”“教書育人重在身教”等題意,中心突出,內容充實、情真意切、結構嚴謹、文體明確、語言優美、引經據典、字體優美;(教育學、心理學、教師職業素養,結合教育場景、學生心理,站在教育事業發展、教育體制改革的維度書寫)
二等(37-25站在教師立場思考主題,教師聽取學生意見,瓶自身,遵守承諾。圍繞教師“信守承諾共同進步”“正人先正己”等題意書寫,中心明確,內容較充實、感情真實、結構完整、文體突出、語言通順、字跡清楚;(符合教師的職業素養,稍微聯系理論和現實)
三等(24-12)站在普通個人角度,跟教師職業無關或者立意太籠統,中心基本符合題意、基本明確,內容單薄、感情基本真實、結構基本完整、文體基本符合、語言基本通順、字跡潦草;(行文相對幼稚,沒有聯系教師身份與教育發展,僅談人生道理)
四等(11-0)“三觀”觀念錯誤,中心偏離題意、不明或立意不當'內容空洞、文體不明、矯揉造作、結構混亂、語病多、字跡難辨。(不具備作為教師的基本素質和辨別是非的能力,基本寫作能力欠缺)
(二)寫作硬性扣分項目
寫作與文章相關的硬傷主要集中在內容殘缺和語言表達基本功上,主要幾大硬性扣分項目有:標題,不寫,扣5分,
文章結尾:不寫,字數多于600字,扣10分;少于600字,殘文11分以下。
語句錯誤:2個扣1分,5個扣3分,多余5個,字句錯誤降等,降12分。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