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2019年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1
- 時間:
- 2020-11-13 15:25:47
- 作者:
- 喻老師
- 閱讀:
- 來源:
- 陜西教師資格網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 21 題,每小題 2 分 ,共 42 分)
1.撰寫于我國戰國末期,被認為世界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文獻是( )
A.《學記》
B.《論語》
C.《大學》
D.《中庸》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對人的發展的影響?( )
A.遺傳
B.環境
C.教育
D.個體活動
3.近年來我國對農村中小學的布局結構進行了調整。這主要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對教( )
A.政治制度
B.經濟制度
C.人口變化
D.文化傳統
4.2015 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明確規定,我國教育的性質和方向是( )
A.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社會生活服務
B.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
C.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服務,為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D.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為人的發展服務
5.我國唐代中央官學設有“六學二館”,其入學條件中明文規定不同級別官員的子孫進入不同的學校。這主要體現了我國封建社會教育制度的哪一特征?( )
A.繼承性
B.等級性
C.歷史
D.民族性
6.我國古代教育內容中的“六藝”、歐洲古代教育內容中的“七藝”和工業革命以后出現的物理、化學等課程屬于( )
A.學科課程
B.活動課程
C.綜合課程
D.融合課程
7.2001 年我國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剛要(試行)》明確規定,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實行( )
A.國家一級管理
B.國家、地方二級管理
C.國家、地方、學校三級管理
D.國家、地方、學校、教研室四級管理
8.近代教育史上曾出現過形式教育論和實質教育論的論爭,其根本分歧是( )
A.以學習直接經驗為主還是以學習間接經驗為主
B.以理論教學為主還是以實踐教學為主
C.以學科教學為主還是以活動教學為主
D.以傳授知識為主還是以培養能力為主
9.班主任王老師在對學生評價的過程中,詳細記錄了學生學習、品德、體育鍛煉等各方面的日常表現,較客觀地反映了學生的進步與成長。王老師的這種評價方式屬于( )
A.形成性評價
B.終結性評價
C.診斷性評價
D.標準性評價
10.某中學在“每月一星”的活動中,將表現好、進步快的學生照片貼在“明星墻”以示獎勵,并號召大家向他們學習,這種做法體現出的德育方法是( )
A.說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實際鍛煉
D.榜樣示范
11.“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做法主要反映了哪一德育過程規律?( )
A.德育過程是具有多種開端的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
B.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思想內部矛盾斗爭的過程
C.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活動與交往,統一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
D.德育過程是長期的、反復的、逐步提高的過程
12.課堂上,同學們的注意被突然飛進教室的一只小鳥所吸引。這種注意屬于( )
A.無意注意
B.無意后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13.曉斌認為自己學習成績好全是刻苦努力的結果。根據韋納的歸因理論,曉斌的歸因屬于( )
A.穩定的內部歸因
B.穩定的外部歸因
C.可控的內部歸因
D.可控的外部歸因
14.根據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學生解決困難和復雜的任務時,哪種動機水平最有利?( )
A.中等偏下水平
B.中等水平
C.中等偏上水平
D.高水平
15.林菁擅長記憶物理定律、數學公式和化學方程式,這表明他的哪種記憶好?( )
A.形象記憶
B.情緒記憶
C.邏輯記憶
D.動作記憶
16.張麗在進行道德判斷時,能夠超越某種規章制度,更多考慮道德的本質,而非具體的原則。根據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其道德發展處于哪一階段?( )
A.社會契約
B.相對功利
C.遵守法規
D.普遍倫理
17.韓老師常常說方瓊勤奮努力,孫彤細致嚴謹,李冰誠實可信。韓老師描述的這些心理特征屬于( )
A.能力
B.性格
C.氣質
D.情緒
18.剛進入高一,趙峰就總想“我考不上大學該怎么辦”。他明知離高考還遠著呢,這么早想這個事根本沒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住,以至于影響了正常學習,他的主要心理問題是( )
A.強迫觀念
B.強迫行為
C.恐懼觀念
D.恐懼行為
19.謝晶在全校大會上受到表揚,興奮不已;會議結束后,當聽到幾個同學議論“她有什么了不起,你看她長得那個樣”時,她又很快陷入極度苦惱之中。謝晶的表現典型地反映了中學生情緒的哪種特點?( )
A.兩極性
B.不平衡性
D.爆發性
C.階段性
20.根據富勒等人的教師發展階段論,衡量教師發展成熟的重要標志是能夠自覺關注( )
A.生存
B.情境
C.未來
D.學生
21.王健在課堂上玩手機,老師沒有直接提出批評,而是表揚了認真聽講的馮軍,王健看了看馮軍,也開始認真聽講了。該老師使用的課堂管理方法是( )
A.直接干預
B.替代強化
C.團體警覺
D.處理轉換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 4 小題,每小題 8 分,共 32 分)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22.教材編寫的直接依據是課程計劃。
23.遺傳在人的發展中起決定作用。
24.問題解決不受情緒影響。
25.心理健康的標準是相對的。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 4 小題,每小題 10 分,共 40 分)
26.一堂好課的基本標準有哪些?
27.簡述學校美育的基本任務。
28.簡述元認知策略的種類。
29.簡述品德的心理結構。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 2 小題,每小題 18 分,共 36 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材料:王曉是我班一名對學習缺乏興趣的學生,當其他同學在課堂上求知若渴地學習時,他卻經常開小差,時而做出古怪的動作,發出干擾的聲音,時而在教材上臨摹插圖,毫不在乎老師的批評。在多次苦口婆心勸說無效后,我決定換個思路。
轉變他在同學心中的不良形象,我創造時機對他表揚。這種積極的評價果然有效。他的書寫從“狂草”變“潦草”,作文從數行到一頁,學習有了較明顯的進步。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他的一篇作文有些新意,就幫他輸入電腦并加以潤色,在班級網頁上展示,結果被同學們熱烈“點贊”;他繪畫有基礎,我請美術老師私下指點,他的畫也上了學校的展板。同學們開始對他另眼相看,他也找回了一些自信。
在此基礎上,我策劃開展“伸出手、不拋棄”的班級活動,先在班干部中討論了與王曉交友的行動計劃。班干部動起來了,更多的同學參與進來,關注他、幫助他、跟他交流、找他玩的同學漸漸多起來了,被他欺負而打小報告的同學逐漸少了,他為引發他人關注的惡作劇也逐漸沒有了,他終于融入了這個班集體,成為班上積極的一員,我們班也因此獲得了“包容友善先進班集體”的稱號。
問題:
材料中這位老師貫徹了哪些德育原則(8 分)?請結合材料加以分析。(10 分)
31.材料:
曉寧平時沒有復習的習慣,還有一周就要期末考試了,他開始著急起來,并暗自發誓要考出好成績。他覺得只要自己努力,反復背誦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績。所以,只要有時間他就去背——背外語單詞,背課文,背語法,背數學、物理公式和化學方程式等,不會合理安排時間,連課間休息也不放過,從晚上背到深夜,早晨四、五點鐘就起床接著背,以致到了頭昏腦漲的地步。他從沒有哪次考試像這次考試下這么大的功夫,自以為一定能考出好成績。然而,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各門功課成績都很不理想。他很失望,百思不得其解,到底什么地方出了問題?
問題:
(1)簡述學生應該如何有效進行復習。(12 分)
(2)請指出曉寧復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6 分)
相關文章閱讀:陜西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2019年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2
【結尾】以上陜西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2019年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1的所有內容,更多信息請查看陜西教師資格筆試試題資料。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 >